夜間經濟因其蘊藏的巨大文化、旅游、餐飲和休閑消費潛力而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2019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發展夜間經濟的支持政策,發展夜間經濟的社會氛圍、政策環境已經成熟,在此背景下,溫州等城市在夜間經濟方面的探索無疑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意義。
![戴斌 楊宏浩:夜間經濟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溫州實踐 戴斌 楊宏浩:夜間經濟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溫州實踐]()
夜間經濟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內生動力
從國際上來看,夜間經濟是為改善城市中心區的空巢現象而提出的經濟名詞。夜間經濟的形態涵括夜景觀光、街區夜游、景區夜游、夜市/夜宵、夜間演藝、夜間購物、夜間節事以及夜間文化和康樂場所休閑活動等多種形式。夜間經濟既包括外地游客夜間旅游,也包括本地居民夜間休閑和夜間旅游。在理論引導、政策和資本助推以及市場主體積極跟進下,夜間經濟供給在2019年迎來了爆發期,在全國各地正蓬勃發展,夜間經濟活動正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夜間經濟對增強中心城區首位度和大都市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意義重大,正逐步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旅游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發展夜間經濟讓城市發展維度從注重空間拓展轉向時間延展,不斷釋放強大的消費潛力和培育新的消費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內生動力。延安市推出的寶塔山光影創意作品《延安頌》這一夜間旅游核心支撐項目,改變了“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城市旅游傳統發展模式。發展夜間經濟對推動城市經濟和旅游經濟發展、提升居民和游客生活品質也都具有顯著的作用。
![戴斌 楊宏浩:夜間經濟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溫州實踐 戴斌 楊宏浩:夜間經濟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溫州實踐]()
正是基于夜間經濟巨大的綜合帶動效應,2019年全國各地政府紛紛推出發展夜間經濟的政策措施,“京城13條”“夜津門”“滬夜間區長”、城市“掌燈人”等成為熱門話題,2019年更是被稱為“夜間經濟元年”。夜間經濟正逐步成為提升城市品質和能級、增強城市旅游競爭力、拉動消費升級和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夜間經濟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文化權益和旅游權利為中心,推進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夜間經濟發展需要文化和旅游及相關部門的政策推動和資金引導,需要市場主體的積極介入,需要形成一批夜間文化和旅游聚集區,更需要溫州等城市的創新實踐。
超前規劃,形成夜間經濟發展合力
溫州作為中國改革創新的一面旗幟,在夜間經濟領域以敢為人先的精神超前布局,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探索。溫州在夜間經濟發展方面的謀劃布局、先行先試和創新實踐為我國城市發展夜間經濟提供了一個可供觀察的典型樣本和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早在2006年,溫州就提出發展夜間經濟,2011年開始著手實施城區“不夜溫州游”提升計劃,2014年出臺加快推進月光經濟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構建全市“月光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溫州在這輪夜間經濟發展的大局中,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全局高度予以統籌規劃和推進,加大“月光經濟”的政策供給和規劃建設。溫州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培育發展夜間經濟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工作予以部署,從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國際化宜居環境、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速高質量發展動能生成的角度,作出重大舉措,目標是積極發展綜合性夜間旅游業態,完善功能布局,多方位促進休閑消費,塑造24小時生活圈,打造“不夜溫州”。
經過10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創新發展,溫州已形成涵蓋“夜游、夜憩、夜宴、夜賞、夜娛”于一體、多元且特色鮮明的都市夜景與休閑業態。溫州夜間經濟的代表作甌江夜游和塘河夜畫先后投入運營,成為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的標桿。其中,溫州甌江夜游項目投入運營后,“十一”黃金周全市接待游客與旅游收入同比增長約15%和24%,夜游輪船項目更出現一票難求的景象?,F在,夜晚的溫州,市民游客可以在美食街的大排檔里品味傳統美食,在塘河、甌江的游船上領略甌越壯美山水和傳奇歷史,在24小時不打烊的“城市書房”品讀研學,一幅生機勃勃的夜間經濟圖景正在溫州大地上鋪陳展開。
![戴斌 楊宏浩:夜間經濟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溫州實踐 戴斌 楊宏浩:夜間經濟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溫州實踐]()
文化引領,構筑夜間經濟城市底蘊
溫州始終秉持“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創業精神,準確地把握文旅融合的內涵,融入文化元素,凸顯城市特色,注重發展實效。
文旅融合既要以文促旅,也要以旅彰文,溫州培育發展“月光經濟”,始終注重二者的有機結合。從文化上看,溫州是甌越文化的傳承者,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里誕生了永嘉學派、山水詩詞、溫州南戲,歷史文化資源厚重。從地理環境看,這里城依山、山靠城、山水斗城,綿延800里的甌江孕育了千年溫州城,百里塘河是溫州的文化根脈。豐富的文化資源加之神奇的自然山水為溫州發展夜間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無論是甌江夜游,還是塘河夜游,都是溫州夜間經濟發展中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以2020年元月投入運營的“塘河夜畫”文旅項目為例。塘河是一條有歷史深度的河流,“一部東甌史,半部在塘河”,承載了溫州人的歷史記憶。塘河文化既包括宗祠、河居、榕亭、古橋、水運、農耕等物質文化資源,也包括學術思想、宗教文化、民俗民風、民間工藝、詩詞戲曲等非物質文化。塘河夜游依托塘河獨特的江南水鄉氣質,通過實景演出和沉浸式體驗,再現南戲、鼓詞、甌窯等甌越傳統文化魅力,為休閑旅游注入深刻的文化內涵,帶動旅游品質提升和城市消費升級。塘河夜游項目是理解溫州、體驗傳承甌越文化,最終實現旅游開發和文化傳承的有機統一。
科技創新,支撐夜間經濟項目建設
創新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創新創業也正是溫州鮮明的城市品格。培育發展夜間經濟,溫州在業態、模式、技術等方面都進行了創新探索。
在業態上,首創“濱水光影綜合體”。作為甌江兩岸同城化發展、中心城區首位度提升的關鍵性項目,甌江夜游對甌江兩岸上下游10公里實施綜合開發,建設成為包含光影游船、光影碼頭、光影禮堂等豐富業態的夜間新文化綜合體。
在模式上,通過資源置換投資,吸引社會資本積極承擔溫州夜間經濟的投資建設運營的主要責任。在這種模式下,政府主要投入空間資源和必要的配套基礎設施,企業負責各種運營消費型業態的投資建設及運營,是夜間經濟空間的運營主體。這種模式有效降低了政府財政支出,并促使企業開發更多符合消費需求、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夜間經濟產品,實現政府、企業和民眾三方共贏。
在技術方面,甌江夜游全部采用生態節能產品,實現聯調聯控智慧運營,創造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充分體現了當今最先進的科技創新成果。
復制推廣,共建夜間經濟發展新格局
從全國范圍看,率先積極布局和實踐夜間經濟的城市發展成效已初步顯現。未來,借鑒溫州等城市夜間經濟發展經驗,在堅持正確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導向的基礎上,城市和景區在夜間經濟上可進一步開拓創新,更大膽地引入社會資本,引導市場主體開展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和運營模式創新,培育多元化文化休閑娛樂業態,充分融合本地歷史文化,凸顯產業特色與優勢,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差異化產品,提升市民和游客的體驗感。
未來,可打造既具有文化和科技含量,也具有可復制性和可推廣價值的夜間經濟產品。例如,光影碼頭、光影游船、光影禮堂、光影餐廳等“濱水光影綜合體”,光影文化藝術節、科技節等光影節事,特色型夜間經濟街區、景區、博物館、書店、公園、城市綜合體等,形成具有夜間經濟風向標的現象級產品。
隨著夜間經濟的蓬勃發展,一幅幅“看得見風景、記得住鄉愁、感受到幸福、載得動夢想”的新時代城市夜間圖景,必將在中國大地上更生動地展現。
--------------
來源:學習時報